建构文化金融发展的“陕文投模式”

2017-09-25
字体 【
分享:

受访人:王勇(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记   者:宗娅琮(任教于中央财经大学)

来   源:《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杂志2017-08


一、开拓创新的陕文投模式

记者:陕文投集团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出了文化金融发展的“陕文投模式”,“陕文投模式”是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它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在哪里?

王勇:陕文投集团在文化强国战略和陕西文化强省战略背景下应运而生,是陕西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平台、陕西文化资源的整合平台、陕西文化品牌的创建平台、文化资本的增值平台。陕文投一直强调要在文化强国的大格局找到自己的定位,将挖掘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创造陕西文化的市场品牌、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作为自己的发展定位,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一个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相融合的平台,以此更好地融入文化强省建设的大格局中,与社会发展大局同频共振,成为践行陕西“文化强省”战略和“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陕文投的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本运作,特别是社会资本的整合以及充分利用各类金融工具。引入社会资本,不仅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保证管理上更科学,让企业走得稳;还使企业能在维持较低负债率的情况下实现跨越发展,放大金融杠杆作用。实现做大企业规模、做优治理结构、做强经营能力、做活人才机制的多重目的。通过对我省文化资源的梳理,目前集团形成了文化金融、文化旅游、影视娱乐、艺术投资、现代传媒、文化科技六大产业板块,下属二级子公司 24 家,总资产 150 亿元。可以说,我们涵盖了文化产业的绝大部分领域,产业跨度比较大,细分业态也非常丰富,其中一半以上公司中有各类社会资本的参与。

文化金融是陕文投的核心产业板块之一,一方面通过对接各类金融机构,将陕文投自身打造成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的对接平台;另一方面通过金融创新,在夯实文化金融融合基础的同时,推出一批更加符合中小微文化企业融资要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陕文投着重在一级市场打造“筑巢引凤”的资本平台,2016 年 7 月 20 日,陕西金色西部广告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陕文投在资本市场实现的首次重大突破。同时,整合内部文化旅游资源,打造面向市场的轻资产运营平台--陕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此外,积极推动陕西文投(影视)艺达投资有限公司、陕西云创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文化产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等在主板上市或新三板挂牌。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传统金融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不足,努力开创金融和文化相结合的新路径。陕文投自成立以来,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和规模优势,构建了以文交所、文化融资担保、文化小额贷款、投资管理、文化产业基金、文化互联网金融、文化融资租赁、文化资产管理、艺术品和版权资产评估等为主的文化产业金融服务集群,努力打造文化产业投融资双方的对接桥梁。

通过文化金融产业链整合,实现市场资源与信息共享,降低运营成本,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实现产业集群效应,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目前,陕文投的文化金融整体结构正在逐步形成。在股权业务方向,形成以陕西文交所 + 产业投资基金为核心的文化资产与项目股权交易和投资平台;在债权方向,形成以小贷 + 担保公司的文化企业债权发行和转让平台。同时,陕文投着力构建支撑文化金融的支撑体系,包括影视剧版权评估定价系统、艺术品鉴定评估系统、文化金融综合服务系统、陕西文化资产管理公司的文化资产证券化系统、基于艺术品拍卖、文化产权交易和版权交易的资产处置体系、集团文化金融风险控制系统,以及正在建设中的集团文化金融数据征信系统,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金融体系,文化金融创新走在了全国前列。

2016 年,陕文投集团作为全国仅有的两家省级文投集团列入财政部首次债券扶持计划,获得中央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这无疑是对陕文投企业规模、产业布局、发展模式、品牌影响、融资方式等综合实力的充分肯定。

从国有文化企业到合格市场主体,从深耕文化产业到架接文化金融,从建立优化合理的产业布局到加强板块衔接,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陕文投是在市场规律中找到了一条支持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道路。

记者:您基于什么样的动力,推动陕文投文化艺术金融生态链战略构建的?

王勇:首先,艺术品资产具有金融属性,货币金融所具备的性质,它都具备,比如保值、增值、收藏、交易等,从这个角度去看,艺术品本身就是金融。因此,做文化艺术品金融时不应用传统的手段去架接它,而要寻求新的方式。其次,艺术品拍卖的市场规模较小。艺术市场信息公司 Artprice 的报告显示,2016 年全球艺术品拍卖总额仅为 125 亿美元,远远低于其他金融资产,这意味着艺术品市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基于此,陕文投着力解决困扰艺术金融的核心难题,为艺术和资本架接起一道融合的桥梁,有效调动起艺术和金融两种力量,盘活巨大的存量市场,繁荣艺术品市场,做大做强以“长安画派”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品牌,为培养和挖掘年轻艺术家提供更多机会,为保护和弘扬陕西文化奠定了一个基础。

记者:陕文投在文化金融生态链构建和发展方面做了哪些突破性工作?其文化金融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如何?

王勇:文化资产标准化是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实现有效对接的关键所在,而文化资产标准化的主要难题是文化资产的风险识别和定价。以书画艺术品为例,目前国内书画鉴定主要的方法就是请有经验的收藏家、艺术家凭借眼力和个人经验做出判断,缺乏一套严谨周密的科学标准,不仅有经验错误和道德风险隐患,而且严重制约了艺术金融业务规模化发展。陕文投集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光谱技术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文化资产的风险标准化,让金融机构也能看清其中的风险,并以资产标准化为起点推动资产资本化、证券化发展。

通过与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合作,我们将定量分析引入以往更偏重于经验定性分析的版权、书画艺术品鉴定、评估系统中,通过整合西部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陕西书画艺术品交易中心三大资源,建立起包括影视版权、书画艺术品等在内的文化资产确权、鉴定、评估体系。深入开展包括文化类无形资产和艺术品的评估、登记、托管、流转服务,并为金融机构开展文化资产证券化及相关衍生金融业务提供了价值依据。文化资产鉴定评估行业标准的建立,也为此类资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陕文投集团以陕西文交所的价值发现功能为核心,构建了集收藏、展览、拍卖、交易、评估、证券化、质押融资、咨询于一体的全方位的艺术金融服务体系,打通艺术金融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形成闭环系统,有力地支撑着陕西艺术产业和艺术金融生态链的发展。

记者:陕文投在文化金融平台化、系统化发展进程中如何做到实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公信力价值?

王勇:文化企业发展一定要坚守企业的文化理想,遵循市场规律培育文化市场,持续创新激发文化活力,作为国有文化企业尤其如此。因此,陕文投在文化金融平台构建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一方面,陕文投以国家审批的交易平台为核心,建立文化艺术品资产具备公信力的价值评估体系。陕文投目前具有文交所、书画中心、版权中心等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审批核准的交易平台,为文化资产的鉴定评估和交易提供一个具有行业权威性和公正性的第三方平台。首先推动文化艺术品鉴定和评估体系,在公证价值评估基础上进行金融产品设计,实现资产金融化和证券化。

另一方面,陕文投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政策和监管细则,平台合理设计交易规则,保障整个交易环节信息公开和交易规则公平,确保每一位参与者的相关利益。严格按照国家对交易场所的监管细则,建立一套完善的交易体系,并使交易信息公开化,所有文化艺术资产交易的交易信息可以在平台查询,参与者可以在全面风险评估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产品。此外,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文化艺术品资产的基础信息采取严格备案,对信息加密存储,保障了所有产品流转程序可追踪性,有效防止了金融化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操控。

平台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是动力,公信力是基石。企业必须坚持文化价值的本质和方向,既尊重文化规律,又尊重市场规律,最终让“市场来追逐文化”,而不用“文化去迎合市场”。

二、发展升级的文化金融生态

记者:陕文投集团从探索传统金融服务与文化产业结合新路径,到创新符合文化企业特征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又进一步发展到陕文投自身融资模式创新,您认为陕文投集团在文化金融领域持续突破创新的内在机制是什么?

王勇:创新是文化产业的本质要求,所以职业化创新不是口号,而是陕文投的企业基因。我们强调体制机制创新、人才管理创新、资本运作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等全方位创新推进企业发展。陕文投坚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党委会,形成各司其职、高效协同的管理机制,并在企业内部严格实施“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人才竞争机制。因此,创新已经成为深入陕文投每个干部员工思想最深处的企业基因。

作为陕西省政府直属的大型文化企业,陕文投是陕西实施文化强省的重要市场平台,所以我们一直坚持做具有“国际视野,国内一流”的文化企业,开拓创新,发挥文化产业龙头作用,引领陕西省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企业的使命决定了我们不单单要从自身考虑问题,更要从全省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局中寻找自己的定位,从产业的问题中找机遇,从业务的创新中求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和金融创新去服务全省乃至全国中小微文化企业也是我们文化金融创新的重要动力。

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和西部国家版权交易中心以电视剧、电影、文字、图片、游戏、微电影等版权运营服务为切入点,通过版权评估、版权质押融资为中小微文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截止到 2016 年底,已累计为省内外影视文化企业提供投融资版权运营服务的电视剧有 56 部,成功举办西部影视节目交易会,汇聚影视制作播出机构 400 余家,受托代理的影视、文学类版权作品过万部。陕西文化产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立3 年多来,主要面向中小微文化企业提供 500 万元以下的小额补充贷款,平台贷款客户数量 700 多家,文化行业占比 70.05%。P2P 平台通过硬件架构、网络架构、负载均衡、系统升级等一系列专业信息化建设的完善,开展运营;通过创新产品规模以及种类,分别推出 1 个月、3 个月、半年、一年的不同模式的产品。经过三年发展,完成平台融资 3.19 亿元,产品发行数量达 280 支。艺术品质押融资项目通过高标准、优筛选、严要求、快效率、多渠道的业务模式快速发展,至 2016 年投资总额达 4.3 亿元,存量规模增至 3.4 亿元,被业内公认为最具规范化、规模化的文化金融品牌。

文化产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新媒体、新形态、新平台层出不穷,只有持续创新,陕文投才能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排头兵”,才能显现“文化航母”的引领作用。

记者:陕文投如何进一步打造“筑巢引凤”的资本平台,由此推动文化金融事业快速发展的?

王勇: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亟需整合人才资源、社会资源、金融资源,激活各类文化资源,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和金融平台的支持。陕文投的发展一直坚持两轮驱动,一方面发挥国企的政策优势,用足用活政策;另一方面坚持市场导向,按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文化项目,做市场需要的服务和产品。所以,陕文投集团能够与包括政府部门、监管单位、金融机构、文化企业等在内的各方主体形成高效的协同合作。

近年来,陕文投积极拓展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运用市场化手段打破条块分割,不断推动全省文化、旅游、影视、艺术、科技、金融等各项资源整合。2010 年成立的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如今已身兼陕西影视制作联盟秘书处、陕西中华文促会会长单位等,为全省众多文化影视公司提供支持和服务;当代美术馆、曼蒂艺术广场等与陕西各大艺术高校、协会组织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了多个高规格、有影响力的展览活动;集团投资 5000 万元成立了陕西文物复仿中心,整合文博和纪念品行业资源;枣园文化广场、榆林文化艺术中心等重大园区,有效推动了区域文化资源要素的整合;联合省广播产业集团创办的“秦腔广播o 西安乱弹”已经把市场拓展到了西宁等地,实现了跨行业、跨地域的发展;通过建立云创意威客网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构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文化创意整合平台。

陕文投与国内著名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文化金融创新研究平台,先后成立了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影视版权研究基地,艺术品鉴定中心,汇集文化金融界的理论专家和行业高端人才,为集团文化金融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合力破解业务开展中的难题与瓶颈。

这些文化平台的构建,也为金融和各类社会资本介入陕西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今年,我们与中信银行发起设立了总规模 100 亿元的“丝路长安文旅基金”,积极推动设立陕西文化产业 PPP 引导基金,都是着眼于建立能够充分发挥国有龙头带动作用,并有效吸引全国范围内社会资本参与陕西文化发展的良好平台和机制。陕文投还通过积极推动自身的混合所有制和股权多元化改革,以股权为媒介将集团自身打造成一个聚合全社会优质资源,吸引“金凤凰”的“梧桐树”。同时,我们高举文化金融的大旗,在西部率先设立了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搭建政府、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的对接平台,提高文化产业政策以及金融资本与文化企业的接触面,孵化和加速一批中小微文化企业,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文化投资标的企业。

记者:陕文投整合旗下融资担保、小额贷款、投资基金、文交所和互联网金融等业务,成立了陕西文化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致力于为文化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陕文投构建“文化金控”的动力和基础是什么?

王勇:文化产业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所以必须高度重视资本运营。为解决资金问题,陕文投集团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强化银企合作,同时利用国家金融政策进行资本运作,以保障各类重大文化项目实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认识到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也深刻体会到传统金融体系对文化产业支持能力的不足。

文化产业首先是创意产业,服务的是消费者观念形态的需求,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而包括艺术品、版权、IP 在内的文化资产不同于土地、厂房等资产,一般金融机构很难对其风险进行识别和定价。传统金融机构抵押为本的融资观念和体制机制原因,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仍处于初级阶段。文化产业高速发展与传统金融支持之间的错配,让我们认识到,开创金融和文化相结合的新路径,是解决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本困境的一把钥匙。

完整的金融支撑体系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金融生态体系建设一方面降低文化金融内部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加快解决文化金融对接的风险识别和定价问题,在提高金融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收益水平同时降低风险成本,促进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实现融合。

我们成立了全国首家文化金融控股集团--陕西文化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整合陕文投集团下属文化金融类企业,统一市场入口,规范业务流程,为文化企业提供文化资产鉴定评估、小额贷款、融资担保、风险投资、股权投资、艺术品质押融资等多样化服务,为市场投融资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窗口。同时,融合“互联网 +”理念,在线下“一站式服务窗口”的基础上,加强服务中心的网络平台建设,通过线上信息发布、项目推介、资讯交流等服务,扩大服务中心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增强平台的资源集聚与整合能力。

记者:在您看来,文化和金融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谈到文化与金融的“融合”问题,您认为怎样的“融合”与“发展”可以使“文化金融”事业更加具有生命力?

王勇: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产业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传统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普遍处于探索阶段,文化产业首先是创意产业,许多方面的实践都带有创新性和探索性,轻资产、高风险的行业发展模式,与金融对接存在困难。只有从深层次解决金融和文化融合问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文化服务创建,平台搭建,构建融合的基础,吸引金融资本,完成二者的对接。

一方面,陕文投努力探索传统金融服务与文化产业结合的新路径。陕文投小贷公司注册资本为 4 亿元,是全国注册资本规模最大的文化类小贷公司之一。小贷公司针对不同的经营周期、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微文化企业设计了文化授信贷、企业经营贷、文化信用贷、文化创意贷、文化抵押贷等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经过三年多的发展,陕文投小贷已经成为全国小贷公司协会的副会长单位。陕文投融资担保公司建立了全面覆盖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融资担保体系,担保公司累计对外担保 10 亿元,帮助 120 余家文化企业获得融资。陕西文化产业投资管理公司发起设立的陕西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计划目前规模达到 10 亿元,基金除投向陕西重大文化项目外,还投资于多家中小文化企业及文化精品项目。目前还在组建影视基金 5 亿元、电影基金 5 亿元、创投基金 1 亿元,以及旅游景区并购基金等,陕文投管理的基金将会实现文化产业纵向全生命周期、横向全产业业态的覆盖范围。

另一方面,针对文化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的特点,构建基于确权、鉴定、评估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的文化资本标准化的工作,这项工作需要长期的、专业化的团队完成,形成可流转的文化金融资本。同时,对金融体制进行创新,形成针对文化产业特点的包括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等全面的金融服务体系。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成立以来,在平台上共实现 12 亿元的文化产权交易,同时文交所还在探索文化资产证券化的方式,现已上线的艺术品电子盘交易就是我们针对艺术品收藏市场流动性较差,与全国主要的拍卖机构共同发起的新型艺术品流通模式。陕西文化资产管理公司与书画交易中心共同发起的书画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推出以来受到全国书画藏家的热捧,累计为 150 幅书画作品提供鉴定评估和质押融资服务,为藏家盘活了 6 亿元的流动资金。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作为中国唯一的专业影视版权交易单位和西部国家版权交易中心,在推动影视剧版权交易的同时,还以电视剧和电影项目版权和未来收益为标的,为影视公司投资或拍摄提供资金支持。

陕文投努力以金融创新促进文化发展,以文化发展带动金融创新,成为架接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桥梁,促进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

记者:作为陕文投集团的引领者,您如何看待未来陕文投在文化金融领域的发展前景和贡献?

王勇:文化产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速,“十三五”规划中强调,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支柱性产业。陕西文化产业在“十三五”期间要达到年均 15% 的增长率,文化产业占 GDP 比重到“十三五”末要达到 6% 以上。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陕文投将持续发力,打造全国领先的金融体系,用创新的理念和手段推动文化与金融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文化艺术金融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在陕西建成文化产业的资本聚集地,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投融资体系,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产业共同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陕西省重要支柱产业。

2015 年 8 月,陕文投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共同形成的关于创建文化金融实验区的调研报告获得了陕西省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申请实验区的方案也正式进入轨道。2016 年 2 月,由人民银行牵头,文化厅、金融办、陕文投集团共同完成的陕西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金融试验区总体改革创新方案正式由陕西省政府报送国务院,文化金融合作发展试验区未来也必将成为陕西文化金融发展的重要平台,也为全国文化金融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中国的文化产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文化金融更是具备无限的发展潜力。陕文投集团作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全国文化金融创新的先行者和实践者,我们必将在文化金融领域持续发力。特别是要在文化金融的核心难点上加大投入,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探索形成一套金融支持文化保护与传承、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融合发展的良好经验,在加快陕文投集团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将陕西建设为全国重要的文化金融创新基地,为全国文化金融改革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与新路径,更要为提振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