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文化的现代传承创新暨《华夏根脉》新书座谈会召开

2014-04-22
字体 【
分享:

D6HR2478.jpg

著名历史学家、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岂之

1.JPG

《华夏根脉》作者、新华社陕西分社原社长周国华

D6HR2497.JPG

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会长、国际应急管理学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桂维民

D6HR2509.JPG

新华社陕西分社副总编辑储国强

D6HR2510.JPG

三秦出版社总编辑赵建黎

D6HR2517.JPG

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郭兴文

D6HR2426.JPG

著名文化学者《华夏根脉》的出版人李毓秦

D6HR2541_副本.jpg

陕文投集团副总经理李振林

D6HR2521_副本.jpg

陕文投集团策划总监白玉奇

本网讯 4月22日,陕西历史文化的现代传承创新暨《华夏根脉》新书座谈会在陕文投集团顺利召开。《华夏根脉》作者、新华社陕西分社原社长周国华与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分享《华夏根脉》的创作策划与出版心得,共同研讨陕西历史文化的特征,以及如何创新活化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与当代文化相适应的文化精品等内容。著名历史学家、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岂之,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会长、国际应急管理学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桂维民,新华社陕西分社副总编辑储国强,三秦出版社总编辑赵建黎,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郭兴文,著名文化学者《华夏根脉》的出版人李毓秦等专家学者,与陕西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成立笠、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调研员陈骊以及陕文投集团副总经理李振林、陕文投集团策划总监白玉奇等出席了座谈会。

《华夏根脉》:跳动的陕西文化“脉搏”

《华夏根脉》一书目前已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系统梳理了陕西传统文化资源,记录了陕西对中华文化起源发展的重要文化价值,对讲好陕西故事,传播好陕西声音,阐释好陕西文化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该书共三册(上中下),一百篇文章,是周国华三十多年心血的结晶。上册主要侧重历代帝王和贤臣的陵冢遗迹,中册侧重历代名人和道观寺院,下册侧重文史胜迹。整部书稿取材多与华夏族的生衍传播有关。从根本上来说,表面的朝代更替、宫廷政变、将相纷争、悲欢离合、刀光剑影、晨钟暮鼓、仙踪佛迹都反映了中华文化起源融合发展传播的历史进程;从地域上来说,这部书稿涉及今天的陕西、山西、甘肃等地,以陕西为主,所列帝王将相骚客闻人也多与这些地方有关;从历史时期上来说,史前文明(如半坡遗址、炎黄时期)到周秦汉唐,下迄宋明清,个别人物跨越至近现代,如李仪祉、于右任、张季鸾等。每册卷首均配有数十幅精美的图处和简要的文字说明,读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著名文化学者、《华夏根脉》出版人李毓秦说,“关于该书的书名,一直没有想到让人满意的书名。我们要换一个角度看陕西,前后与陕文投方面谈了十几次,最后在下班时间讨论时才敲定《华夏根脉》这个书名。”据周国华介绍,书中的照片除历史照片外,其余都是李毓秦亲自驱车跑了十几个省,行程三万多公里,拍摄的八百多张照片精选出来的,这些照片为该书增色不少。

张岂之:这是一部以三秦大地文化为研究主题的学术著作

谈及这部书写作的缘由,周国华介绍,记者出身的他面临退休后的无所事事,恰逢中央电视台开辟“华夏文明”(陕西分部)专栏,他受邀为其撰写文字稿。随后的几年中,周国华跟电视摄制组察访了许多名胜古迹,积累了大量素材。在阅读了相关文史典籍的同时,对三秦历史有所感悟,便在完成一本本书籍的基础上,动笔完成了《华夏根脉》一书。

“难就难在把死的历史写成活的。要从其中的文物古迹里提炼出精神,用它来感染人和教育人。”87岁的张岂之在座谈会上说道,“这本书并不是一部旅游指南,而是一部以三秦大地文化为研究主题的学术著作。”张岂之以这部书上册的第二章举例,说这部分能够全面客观的表述历史,既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后还分析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借此次座谈会,张岂之对习总书记三次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讲话进行了阐释,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要走向世界,并影响西方,对其产生教育和借鉴意义。陕西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更应该做好走向世界的每一项工作。

任何一部著作都可能有不足之处,《华夏根脉》在张岂之看来也有些许不足之处。他认为,最令人感觉不足之处就是没有写出北宋时期一个流行的观点:理学的产生与儒学进一步的发展。他建议,如果《华夏根脉》将来再版的时候,尽力再完善一些内容,争取更好。总体来说,《华夏根脉》这部书非常好,未来我们要把这部书传播到西方国家去,中国等于华夏文化的根脉,要让西方世界领略我们的华夏文化。

共商陕西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借《华夏根脉》新书座谈会召开之际,各专家学者就如何创新活化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与当代文化相适应的文化精品进行了探讨。

张岂之说,“文化产业里必须要有体现文化的精神,不能只把它看成一个商品。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借助我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变成了他们的剧,宣传仁义礼智信。我们要恢复和发展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桂维民说,《华夏根脉》是一部学术性强、史料性强的书。他建议,围绕三秦大地历史做大策划,制定长远规划。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把文化变成活的东西,做好文化产业。

“讲中国文化离不开陕西,讲陕西文化实际上讲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陕西是中国文化的根脉。”储国强说。他用“新”“厚”“全”“活”四个字全面概括了《华夏根脉》一书,并建议将这部书作为一个品牌,可以是《华夏根脉之陕西篇》,可以将此书做成一个系列的丛书。另外,对这些来之不易的史料进行深耕细作,深入挖掘,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白玉奇对《华夏根脉》这本书的出版表示祝贺。他说,陕文投认为讲好中国故事是陕文投的文化产业追求,集团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讲中国故事的一个公司,要有社会担当、文化担当和产业追求。而讲好中国故事也是陕西赋予陕文投的文化。陕西这片厚土给它提供了其他任何一个省区都无法给提供的土壤、资源,很多历史上的第一次都在陕西。同时,要讲好故事,就是陕文投必须要做好一个平台来对接社会各种资源。当文化战略成为国家战略的时候,文化资源就成了战略资源,就成了国家战略资源,而这个战略资源里面最能动的资源就是人的资源。“文化产业要求文化人,尤其是高端的文化人放低姿态,放软身段往下做一些普及的事,而不是文盲文化欠缺的人拔高去做文化的事。所以需要大量的文化人,需要各种学者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座谈会最后,成立笠代表陕西省委宣传部表示将大力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省上每年都投入3000万支持文化事业。他谈到,发展文化事业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要勇于担当,肩负起文化事业发展的重任。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下,全力推动陕西文化产业大发展。